• 成都万通未来高级技工学校招生火热报名中!官网

直击就业|追逐“快钱”,更要追逐正确的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4-11-07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被提及26次,这延续了政府近年来对这一议题的高度重视。

报告中强调了“加强青年就业政策,优化就业与创业指导服务”,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并扩大新就业形态下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范围”,这些内容让无数新职业青年感到振奋。

尤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工作时间灵活性增加,家庭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就业观念也在不断演进。

网络主播、DIY旅游规划师、旅游博主……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投身于新职业青年之中,他们追求工作与个人兴趣相结合,并在职场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序曲。

 

八成受访者实现了就业创业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个新兴的就业群体——“新职业青年”正在崛起。他们通过数字平台实现就业创业,成为我国就业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根据中青报联合快手进行的“新职业带动新就业状况调查”,新职业青年群体的就业创业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新职业青年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实现了就业创业。

在工作年限方面,78.5%的受访新职业青年接触短视频行业的时间在3年以内;在日均工作时长方面,68.6%的受访新职业青年工作时间集中在1—6小时,其中3—6小时的占比最高,达到41.6%,同时也有30.6%的受访青年工作时长超过6小时。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就业市场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怡帆指出,新媒体运营、内容创作、广告营销等岗位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新媒体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也催生了新的职业机会。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年轻人就业观的转变,也预示着未来就业趋势的走向。

陈怡帆介绍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就业路径,而是寻求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提供成长空间和创新机会的工作。因此,高校和教育机构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能力。

大家需理性看待新媒体行业

近年来,随着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和获取收入的新途径。

特别是对于在校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分享校园生活和才艺,不仅能够获得观众的认可,还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然而,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寻求通过网络平台赚取“快钱”,这导致部分学生在缺乏充分准备和评估的情况下,误入歧途。

例如,成都中院微信公众号10月16日发布的一则消息,便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问题:成都4名在校大学生在兼职网络主播的过程中,因个人原因提出解约,遭到了工作室的索赔诉讼。法院最终判决学生需承担一定违约责任,但考虑到他们作为在校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法院最终酌情在3000元范围内予以支持。
对此,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怡帆表示,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过于倾向于追求快速获得收入的工作,这一现象揭示了他们对就业市场的现实态度。一方面,这显示了年轻一代对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的快速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他们在职业规划上可能过于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陈怡帆强调,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避免单纯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个人成长和职业前景。为此,同学们,尤其是网络直播相关专业的同学,需要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在增强个人能力的同时,调整心态,注重长远发展,并且脚踏实地地为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从“新职业带动新就业状况调查”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新职业青年普遍对数字新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其中69.5%的受访新职业青年愿意长期从事这一行业。他们选择短视频直播新职业的主要原因包括实现个人兴趣爱好、发展空间大和实现自我追求,而新职业青年的崛起,也预示着未来职业生态的多元化和就业市场的广阔前景。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平台成为“数字工匠”,不仅为个人职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返乡就业创业,并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而在陈怡帆看来,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人口和就业岗位向乡村的流动和聚集,还要求从业者持续学习和创新发展。“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不仅催生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和新职业,还推动了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了数字时代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
以直播电商行业为例,一个直播间可带动30余种新职业的发展,涵盖产品研发、电商操盘、店铺运营等多个领域。
例如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融媒学院师生利用三下乡视频号平台,在实训直播仓成功举办了耙耙柑直播带货活动,销售超过2000斤,产品持续热销,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陈怡帆介绍道,“学生们运用专业知识,热情介绍产品,参与了直播的全过程,提升了专业技能,并希望未来能更多参与农村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展现了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陈怡帆认为,网络经济,尤其是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为青年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而根据“新职业带动新就业状况调查”,新职业青年普遍对数字新职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69.5%的受访青年愿意长期从事这一行业,这反映了新职业青年的崛起预示着未来职业生态的多元化和就业市场的广阔前景。

 

  • 四川万通汽修学校
  • 学校地址: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新科大道99号附2号
    电话:19182122380
    备案 :蜀ICP备18023671号 主办单位:成都万通未来高级技工学校/网站版权:成都万通未来高级技工学校 声明:任何企业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商业目的复制或传递本网站所载述的商标、文字、影像及图形图像,分享转载需注明来源本网站,本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我们